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
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
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
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
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
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
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
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
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
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
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
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
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
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金门答苏秀才。唐代。李白。 君还石门日,朱火始改木。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折芳愧遥忆,永路当日勖。远见故人心,平生以此足。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献书入金阙,酌醴奉琼筵。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恩光照拙薄,云汉希腾迁。铭鼎倘云遂,扁舟方渺然。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玄珠寄象罔,赤水非寥廓。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栖岩君寂灭,处世余龙蠖。良辰不同赏,永日应闲居。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缘溪见绿筱,隔岫窥红蕖。采薇行笑歌,眷我情何已。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
此诗作于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宝二载)。当时李白正待诏金门。扬雄《解嘲》:“历金门,上玉堂。”应劭注:“金门,金马门也。”苏秀才,名不详。李白在诗中写道:“得心自虚妙,外物空颓靡”。从诗中“我留在金门,君去卧丹壑”两句来看,苏秀才的隐居之处确实非凡:“鸟鸣檐间树,花落窗下书。缘溪见绿篠,隔岫窥红蕖。月出石镜间,松鸣风琴里”。李白向来对这种自然造化的胜景就一往情深,于是就想象着苏秀才一定在眷恋自己,以至于“身世如两忘,从君老烟水”。待诏金门的李白似乎按捺不住内心的期盼,表示身世两忘,跟随苏秀才在大自然中终老一生。“得心自虚妙”的“得”既指苏秀才,当然也包括李白在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过毛竹山。宋代。章鉴。 一重关复一重关,一步难于一步难。地僻林深晴亦湿,山高风猛夏犹寒。断崖云影挂枯树,劈涧雷声走怒湍。不信世间陵欲变,野樵偏识旧衣冠。
次韵叶权之。宋代。毛滂。 二年锦衣城,坐怅朋游落。双瞳不敢白,但向湖山著。顷当舍之去,眼界垂落寞。忽逢昔所倾,人事岂容约。西行追画鷁,北首望金雀。斯人玉树明,映我蒹葭恶。平生函牛鼎,顾可作鸡臛。干将久在冶,宜有当橐签。大器不匆匆,一飞要寥廓。佳哉妙五言,珠琲相磊硌。长城矗金塘,铦锋露霜锷。向我宁可当,倒戈为之却。我生已数奇,世味寒冰薄。兹行聊尔耳,外物矧可略。所喜得公游,昏愚烦发药。不重千金裘,为公了杯酌。
送陈令解印赴阙三首 其二。宋代。孙觌。 帐殿筹兵拥俊髦,风尘三尺剑吹毛。鸾旂低绕金舆动,雉扇旁连玉简高。折柳便堪当马箠,割鸡何足试牛刀。看君一扫欃枪尽,归握元戎虎豹韬。
子瞻辞免起居之命令铄复用前韵一首以勉之。宋代。赵令铄。 登州与仪曹,到官如旅寓。螭陛凤凰池,翱翱未云暮。冰雪照人清,黄色盈中部。譬如千日酿,一宿陋清酤。载笔无多时,公真济时具。叹息贺德基,犹知我尸素。
过徐州回銮处。明代。陈循。 偶得回銮处,遥因想翠华。彩云飞辇路,象迹印汀沙。晓日彭城地,春风杨柳花。独惭随使节,重此泛仙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