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端溪好,疑应为土风。
彼人非博识,此语未为公。
野客虽云美,才华恐未同。
濡毫滋墨外,文涣亦徒空。
和次仲砚诗。宋代。李廌。 闻道端溪好,疑应为土风。彼人非博识,此语未为公。野客虽云美,才华恐未同。濡毫滋墨外,文涣亦徒空。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古风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 牺象荐清庙,馀材弃沟中。二者虽甚远,残生其实同。人当贵其身,岂复论穷通。宁为原上草,一寸摇春风。
酬曾学士子棨见赠复职之作。明代。李祯。 放逐仍居患难中,三年执役梵王宫。病来短发逢秋白,老去衰颜借酒红。心似葵花倾晓日,身同树叶感霜风。杜陵花竹频生梦,但觉阳春处处融。
寿张太夫人。明代。林文俊。 迢迢蜀道阻潘舆,使者频归问起居。筵出上尊黄票酒,函开御墨紫泥书。也知綵服心长恋,其奈岩廊席久虚。书报北堂应一笑,圣恩新遣佩金鱼。
双松轩为沈廉赋。元代。凌云翰。 双松何岁植,秀色满庭隅。拔地疑千尺,参天见两株。蓝田重作记,栗里有成图。门对双溪水,扁舟或可呼。
晓晴。清代。缪公恩。 碧云吹散夜来风,檐雀声喧晓日红。烟重柳腰眠不起,雨含花颊醉初融。半生踪迹尘埃里,七载交游梦寐中。往事那堪重省忆,晴空望眼送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