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月戒熙阳,望舒秀圆极。
洗心乘佳节,瞻像洗慈德。
穆穆屋漏尊,虚堂与神寂。
绘境纷自奇,法性非所得。
人貌含天虚,彷佛若真觌。
示现随三界,精感超六识。
华灯列清场,宝炷熏梵席。
妙意随春融,疑怀逐冰释。
欲赞已忘言,拳拳自终夕。
正月望夕供养大阿罗汉画像作。宋代。宋庠。 端月戒熙阳,望舒秀圆极。洗心乘佳节,瞻像洗慈德。穆穆屋漏尊,虚堂与神寂。绘境纷自奇,法性非所得。人貌含天虚,彷佛若真觌。示现随三界,精感超六识。华灯列清场,宝炷熏梵席。妙意随春融,疑怀逐冰释。欲赞已忘言,拳拳自终夕。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袁提干挽诗二首。宋代。戴表元。 我昔携家走,君曾扫榻招。乱离心易感,生死义难消。雅魄归泉壤,潜光出市朝。平生五字苦,寒泪洒山瓢。
东皋为上海潘祥赋。宋代。邓林。 君住东皋五亩坡,春来景致问如何。扶桑日上晨光好,杨柳风回淑气多。村北村南鸠唤雨,社前社后燕寻窝。一言难尽田家乐,请诵康衢击壤歌。
咏怀 其三十六。魏晋。阮籍。 夸谈快愤懑,情慵发烦心。西北登不周,东南望邓林。旷野弥九州,崇山抗高岑。一餐度万世,千岁再浮沈。谁云玉石同,泪下不可禁。
月夜重登普陀山二首。明代。张煌言。 孤情深一往,初夜扪云峰;古色空山树,玄音暮海钟。衣痕盛月淡,香迹踏花重。渐觉浮生冗,何劳来去踪!
扬州有唐代古槐,枝干半枯而绿叶婆娑,传为槐安国之原型。近现代。陈仁德。 枝干如铁又经春,游客纷来辩假真。惟有老槐无一语,笑看代代梦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