璇源多清派,兰谷无绝芳。
之子相门裔,高才映周行。
妙年弄文史,雅志含圭璋。
中岁困官簿,铢两争低昂。
一通金闺籍,荏苒潘鬓霜。
剖符屡麾阮,执戟更疲扬。
闻君近多暇,归偃三经堂。
左右褫绅组,纵横罗巾箱。
安驱仁义涂,弭节名声场。
战酣道始胜,心泰无癯尫。
壮思挟飞藻,诏我临霞章。
我时坐铃阁,寂寞如禅房。
开缄一快读,隽味腴且长。
高义溢句流,清风随篇翔。
感人不无意,在水河汤汤。
吾匪辩音者,空冀怀仁藏。
矧属岁躔暮,百贲皆芸黄。
何以谢君子,松柏同苍苍。
和答李学士见寄长韵。宋代。宋庠。 璇源多清派,兰谷无绝芳。之子相门裔,高才映周行。妙年弄文史,雅志含圭璋。中岁困官簿,铢两争低昂。一通金闺籍,荏苒潘鬓霜。剖符屡麾阮,执戟更疲扬。闻君近多暇,归偃三经堂。左右褫绅组,纵横罗巾箱。安驱仁义涂,弭节名声场。战酣道始胜,心泰无癯尫。壮思挟飞藻,诏我临霞章。我时坐铃阁,寂寞如禅房。开缄一快读,隽味腴且长。高义溢句流,清风随篇翔。感人不无意,在水河汤汤。吾匪辩音者,空冀怀仁藏。矧属岁躔暮,百贲皆芸黄。何以谢君子,松柏同苍苍。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子虚航重湖之险远过山中辄次维心韵以谢 其四。宋代。沈与求。 宝历方重启,英才必尽搜。题舆偶淹泊,榜道会营求。浪漫贫逾适,经纶老未酬。云林得携手,切勿志穷愁。
次韵赠清凉长老。宋代。苏轼。 过淮入洛地多尘,举扇西风欲污人。但怪云山不改色,岂知江月解分身。安心有道年颜好,遇物无情句法新。送我长芦舟一叶,笑看雪浪满衣巾。
赠建侯吕翁即以志别 其二。清代。吴性诚。 到来何处访神仙,却有诗人彩笔传。我为耽吟须断矣,翁因索句鬓苍然。但忻张野投三影,差胜刘郎选一钱。此别匆匆留不住,天涯鸿爪笑缘悭。
念归。宋代。陆游。 江城五月朝暮雨,雨脚才收水流础。酒杯未把愁作病,麈柄欲拈谁共语。有时暂解簿书围,独坐藤床看香缕。林塘渺渺鸠正欢,帘幕阴阴燕新乳。湖山旧隐入我梦,白首忘归独安取。一生花里醉春风,即今愿作扶犁翁。
送韩子文寺丞通判瀛州。宋代。梅尧臣。 常闻河间守,介直天下无。选才才且殊,铁网收珊瑚。珊瑚得亦难,铁网取亦劬。况兹戎马郊,为贰维多谟。新春度滹沲,冰上少驰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