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南朝寺,徘徊北顾人。
钟声含晓籁,塔相涌仙轮。
弔古千龄恨,观空万法尘。
三车何处在,归鞅欲迷津。
登大明寺塔。宋代。宋庠。 寂寞南朝寺,徘徊北顾人。钟声含晓籁,塔相涌仙轮。弔古千龄恨,观空万法尘。三车何处在,归鞅欲迷津。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舟过吴门感怀二首 其一。元代。王逢。 跃马横戈东楚陲,据吴连越万熊貔。风云首护平淮表,日月中昏镇海旗。玉帐歌残壶尽缺,天门梦觉翮双垂。南州孺子为民在,愧忝黄琼太尉知。
人日过莫浪坡。清代。余庆长。 蛇盘青岭窟,猿落白云窠。人日常为客,天涯复此过。春烟生石磴,孤梦逐江沱。行息庵前水,清泉倚薜萝。
句曲歌一首。明代。黄省曾。 句曲西汉日,三茅初来宾。欻忽及东晋,二许复怀真。同为吞玉客,俱作瀛台宾。我来探灵迹,桃李华阳春。云軿不由地,焉得逢其人。青青九阳松,虬枝浮金菌。亭亭左纽柏,苍然依玉晨。攀崖久徘徊,览古白日颓。顾此空山房,陶君留夜台。因思丽樵客,兼怀校书才。感激无所欢,仙山明月来。
和徐主簿望月诗。南北朝。庾肩吾。 楼上徘徊月,窗中愁思人。照雪光偏冷,临花色转春。星流时入晕,桂长欲侵轮。愿以重光曲,承君歌扇尘。
送吴百子归琼海。明代。释今无。 相见先嗟失意殊,文章原自胜隋珠。三年辛苦二千里,万虑消归一字无。桂魄有心圆不彻,秋风何意冷还孤。忙忙未尽寒山话,寂寞琴书上客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