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峙东流意欲分,紫箫呼凤隔烟闻。
书因屡答机无素,梦为频惊峡费云。
羽帐枕寒晨未转,玉楼衣冷夜还薰。
琴乌一曲何曾听,七十鸳鸯失旧群。
无题。宋代。宋庠。 西峙东流意欲分,紫箫呼凤隔烟闻。书因屡答机无素,梦为频惊峡费云。羽帐枕寒晨未转,玉楼衣冷夜还薰。琴乌一曲何曾听,七十鸳鸯失旧群。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芙蓉堂次郑氏子韵。元代。叶颙。 芙蓉堂中见嘉什,与君似有三生约。高才磊落亦可怜,谁谓今人不如昨。我疑此子胸有天地春,不然别有一丘壑。男儿趣向贵如此,慎勿恋他儿女乐。一襟爽气已逼人,尘氛不假沧浪濯。笔端滚滚龙蛇飞,纸上霏霏烟雾落。谪仙苏二呼不来,江湖夜雨蛩声哀。观子新诗何所似,秋空一鹤山崔嵬。山灵起舞神鬼笑,林泉变色云屏开。波光月色清可掬,风露满身寒肃肃。还君此子不复言,骊龙抱珠海底浴。
闻变 其九。明代。陈邦彦。 天末提封自尉陀,戈船曾记下牂牁。危峰骇浪山川旧,白雉文犀岁月多。未见星轺来北极,却防佩犊起南讹。漫劳慷慨怀忠烈,言念瞻乌可若何。
送陶茂安赴湖南二首 其二。唐代。王质。 飘泊年家子,依归父执尊。不知分此袂,还更蹑谁门。欲语无言诉,相期有意存。何时凭水槛,凉夜倒清樽。
山居二首 其二。宋代。饶节。 门拥深深草,溪明衮衮沙。冷烟浮菜甲,小雨荐茅牙。老兴元无系,春工竟自华。邻翁却相可,步屧过渠家。
少年游。宋代。晏殊。 谢家庭槛晓无尘。芳宴祝良辰。风流妙舞,樱桃清唱,依约驻行云。榴花一盏浓香满,为寿百千春。岁岁年年,共欢同乐,嘉庆与时新。
西瓯道中寄答伯孺病中见送之作。明代。徐熥。 故人卧病空皮骨,精气销忘神恍惚。枕上犹于笔砚亲,题诗送我游京阙。诗来字字皆悲辛,半嗟疾病半嗟贫。况兼离别情思恶,空令游子重伤神。三叠离歌声太苦,几度哀吟泪如雨。君方贫病类相如,我也飘零同主父。行色匆匆一梦间,无由赋别六溪湾。空流万里穷交泪,未识经春衰病颜。一别山川成隔越,怀人长对天边月。于今枚叔更何人,能向君前谈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