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思鹏海隔飞翻,曾得天风送羽翰。
恩比丘山何以戴,心同金石欲移难。
经年空叹音书绝,千里常思道义欢。
每向江陵访遗治,邑人犹指县题看。
谢鄂粹南宫城。宋代。冯京。 尝思鹏海隔飞翻,曾得天风送羽翰。恩比丘山何以戴,心同金石欲移难。经年空叹音书绝,千里常思道义欢。每向江陵访遗治,邑人犹指县题看。
冯京(1021年—1094年),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北宋大臣。曾祖时南迁粤西之宜山龙水(今广西宜州市),至祖父时落籍江夏(今湖北武昌)。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己丑科状元。为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历官翰林学士、扬州、江宁知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知亳州、成都等地。宋哲宗即位,累官宣徽南院使,以太子少师致仕。绍圣元年(1094年)去世,年七十四。追赠司徒,谥号“文简”。冯京著有《灊山集》,今已佚。 ...
冯京。 冯京(1021年—1094年),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北宋大臣。曾祖时南迁粤西之宜山龙水(今广西宜州市),至祖父时落籍江夏(今湖北武昌)。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己丑科状元。为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历官翰林学士、扬州、江宁知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知亳州、成都等地。宋哲宗即位,累官宣徽南院使,以太子少师致仕。绍圣元年(1094年)去世,年七十四。追赠司徒,谥号“文简”。冯京著有《灊山集》,今已佚。
次京师韵送表弟程懿叔赴夔州运判。宋代。苏轼。 与子甥舅氏,摧颓各苍颜。并为东诸侯,长此佳江山。寒松无时花,安得插髻鬟。惟将老不死,一笑荣枯间。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挂冠及未耄,当获一纪闲。子亦拙进取,才高命坚顽。譬如万斛舟,行此九折湾。仲氏新得道,一沤目尘寰。岁晚家乡路,莫遣生榛菅。
宿嘉秘寺。元代。李延兴。 寂寂青山寺,千峰翠欲熏。禅林黄叶落,僧饭白猿分。松磴吹晴雪,柴扉锁莫云。悟穷清净理,莫遣世人闻。
石门侧有松若偻拔于风画以存之题曰石门松影。清代。陈宝琛。 含叹山阿与写真,再来恐便付槱薪。他年誇向僧雏辈,及见支离百岁身。
夜读后对月。明代。吴与弼。 青灯读倦阁遗编,见月多情又不眠。欲识此心虚妙处,沉沉户牖嫩凉天。
静观堂闲咏六首 其三。清代。倪之煃。 贪闲非敢曰疏狂,为爱空斋学坐忘。身世半随孤榻冷,冰心耻激玉壶光。讵因枯坐名禅定,何必山居始退藏。寄语尘寰劳攘客,廿年何事不沧桑。
广固行。清代。郭书俊。 铜驼夜泣典午绝,纷纷逐鹿金瓯缺。五湖争起作夭矫,鱼羊食人日流血。前燕已灭后燕亡,豪杰屈指范阳王。长河冰结亦天意,囊括三齐制东方。玉玺一纽为天子,驱策群雄如臂指。敢说中兴夏少康,国事粗能得料理。阿超远自秦中来,少小流离剧可哀。太息妍皮裹媸骨,豚犬儿郎真不才。黄屋坐袭大宝位,亲臣重臣多猜忌。苦将劓刵复肉刑,如何人命等儿戏。轴辘百道下中原,万马无声夜窥边。天险坐弃不能守,神兵已过大岘山。寄奴夜掘五龙口,山河破碎君臣走。执手流涕魏夫人,南燕帝业成何有。宿草荒烟落日昏,惊沙灭没故垒存。英雄割据长已矣,至今啼鸟怨公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