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
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
诗三百三首 其四十八。唐代。寒山。 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寒山。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李去言相别二年忽得书知在吴中答书偶成。宋代。李之仪。 宦路相逢一笑休,共知身世两虚舟。楚材有用谁青眼,赵将无功枉白头。会见姓名通北阙,何妨风韵冠南州。求田接武如凫鹥,只欠元龙百尺楼。
发蕙风馆遇阴不见九华山有作。唐代。孟迟。 我来淮阴城,千江万山无不经。山青水碧千万丈,奇峰急派何纵横!又闻九华山,山顶连青冥。太白有逸韵,使我西南行。一步一攀策,前行正鸡鸣。阴云冉冉忽飞起,千里万里危峥嵘。譬如天之有日蚀,使我昏沈犹不明。人家敲镜救不得,光阴却属贪狼星。恨亦不能通,言亦不足听。长鞭挥马出门去,是以九华为不平。
送杨草溪判官之任万州。明代。邱云霄。 青春紫绶照长安,别驾文旌动北关。帆到故乡湖月白,筵开东粤荔盘丹。潮平风引牙樯直,海阔云连翠岛寒。政简应知驯鸟雀,椰榆亭咏午阴团。
松滋江北阻风。唐代。阎宽。 江风久未歇,山雨复相仍。巨浪天涯起,馀寒川上凝。忧人劳夕惕,乡事惫晨兴。远听知音骇,诚哉不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