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本江湖,南行即邻里。
税茶虽冗繁,渐喜官资美。
嗟君本笃学,寤寐好文字。
往年在巴蜀,忆见《春秋》始。
名家乱如发,棼错费寻理。
今来未五岁,新《传》动盈几。
又言欲治《易》,杂说书万纸。
君心不可测,日夜涌如水。
何年重相逢,只益使余畏。
但恐茶事多,乱子《易》中意。
茶《易》两无妨,知君足才思。
送陆权叔提举茶税。宋代。苏洵。 君家本江湖,南行即邻里。税茶虽冗繁,渐喜官资美。嗟君本笃学,寤寐好文字。往年在巴蜀,忆见《春秋》始。名家乱如发,棼错费寻理。今来未五岁,新《传》动盈几。又言欲治《易》,杂说书万纸。君心不可测,日夜涌如水。何年重相逢,只益使余畏。但恐茶事多,乱子《易》中意。茶《易》两无妨,知君足才思。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秋日杂诗 其二。明代。杨慎。 羲和运天晷,候虫和岁阴。昔为莎鸡羽,今为蟋蟀吟。感彼萧条节,动此栖迟心。旅人在异乡,相思梦同衾。登临一以眺,但见丘与岑。清泠含广泽,悲商印遥林。结轸还归来,当轩抚鸣琴。幽兰久不奏,谁哉知此音。
彩云归。近现代。陈匪石。 疏钟坠响破烟霏。画屏开、几曲峰危。当霁天、万木如张盖,樵径引、草色侵衣。闲中听、乱莺娇啭,每双柑自携。隐现蛎墙,遥指地胜人稀。何期。霜斤到处,好风光、过眼疑非。石泉泪涌,相向呜咽,诉与斜晖。最不堪、空潭照影,倦鸟三匝无栖。云关外,犹有残僧月下寻诗。
玉堂昼值有怀万松。宋代。程珌。 鸡笼峰下万松山,中有游民天地闲。左架虹腰上玄圃,右骑鳌背度飞关。幽壑流泉喷三峡,衮衮桃花翻浪雪。两山对峙锦屏开,嫣紫肥红仍炫白。十里松风百哢琴,丹书一枕卧残春。何人共结无生社,冉冉青鲵下玉麟。九华突兀匡庐秃,幽深全似人盘谷。怀山一夜鬓如霜,画作烟图入洛阳。玉境那容凡骨洿,急草天章讯归路。磨松琢石歌太平,亦表微臣报国恩。决破玉龙太清池,满浸万顷碧琉璃。
雨初歇。帘卷一钩淡月。望河汉、几点疏星,冉冉纤云度林樾。此景清更绝。谁念温柔蕴结。孤灯暗,独步华堂,蟋蟀莎阶弄时节。
沈思恨难说。忆花底相逢,亲赠罗缬。春鸿秋雁轻离别。拟寻个锦鳞,寄将尺素,又恐烟波路隔越。歌残唾壶缺。
凄咽。意空切。但醉损琼卮,望断蔗瑶阙。御沟曾解流红叶。待何日重见,霓裳听彻。彩楼天远,夜夜襟袖染啼血。
兰陵王。宋代。秦观。 雨初歇。帘卷一钩淡月。望河汉、几点疏星,冉冉纤云度林樾。此景清更绝。谁念温柔蕴结。孤灯暗,独步华堂,蟋蟀莎阶弄时节。沈思恨难说。忆花底相逢,亲赠罗缬。春鸿秋雁轻离别。拟寻个锦鳞,寄将尺素,又恐烟波路隔越。歌残唾壶缺。凄咽。意空切。但醉损琼卮,望断蔗瑶阙。御沟曾解流红叶。待何日重见,霓裳听彻。彩楼天远,夜夜襟袖染啼血。
初秋同欧子建邓伯乔过朱季美虹冈别业。明代。李孙宸。 北郭寻幽赏,名园倚岫开。风林失午暑,阴壑送秋雷。洒扫云间石,同倾竹下杯。酒酣欢未已,欲去更徘徊。
春日病起十一首 其四。明代。顾璘。 幽兴关生物,呼儿灌果园。海风春易盛,林日午增暄。影动葡萄蔓,芽香枸杞根。苦嗔鸡犬恶,伐棘补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