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游铅山观音洞。明代。徐熥。 高秋出郭门,名区访灵鹫。径路既逶迤,林峦错如绣。怪石竞瑰琦,奇峰自辐辏。玲珑似雕镂,
伤春五首 其三。唐代。杜甫。 日月还相斗,星辰屡合围。不成诛执法,焉得变危机。大角缠兵气,钩陈出帝畿。烟尘昏御道,耆旧把天衣。行在诸军阙,来朝大将稀。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
读瀛海喜其绝句清远因口号数诗示九成皆寔意也 其二。元代。张翥。 接粮御史性情真,断事官来苦怒嗔。索酒索钱横生事,遭风遭浪肯知人。
庄丞内子挽诗 其二。宋代。林希逸。 死自知归处,生能孝养亲。真堪名烈妇,岂不胜痴人。新卜金沙竁,空埋玉雪身。佳铭求篆石,掺笔为酸辛。
夜宿尧城寒甚明日山中有薄雪马上赋二诗 其二。宋代。周紫芝。 云意悠悠晚尚坚,玉尘犹未破清寒。不知谁把千岩雪,付与诗翁马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