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箕月直,想青天、万里光芒生夕。谁料英灵如此赋,孤负生平胸臆。
世事悠悠,尘缘衮衮,仰看晴空碧。利名余子,面骍羞汗长沥。
幸自吾爱吾庐,南山招隐,洒扫躬厮役。但愿身强余庆在,流与子孙逢吉。
畅饮遗情,浩歌乘兴,风月共呼集。从今数去,那朝非是生日。
酹江月 次梅隐丈生旦感怀。元代。蒲道源。 南箕月直,想青天、万里光芒生夕。谁料英灵如此赋,孤负生平胸臆。世事悠悠,尘缘衮衮,仰看晴空碧。利名余子,面骍羞汗长沥。幸自吾爱吾庐,南山招隐,洒扫躬厮役。但愿身强余庆在,流与子孙逢吉。畅饮遗情,浩歌乘兴,风月共呼集。从今数去,那朝非是生日。
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 ...
蒲道源。 蒲道源(1260~1336),元代散曲家,诗人,字得之,号顺斋。世居眉州青神县(今属四川省),后徙居兴元南郑(今属陕西省)。初为郡学正,皇庆二年(一三一三)征为翰林编修,进应奉,迁国子博士,延祐七年(一三二〇)辞归。年七十被召为陕西儒学提举,不赴。著有《闲居丛稿》。他所著的《闲居丛稿》,平实显易,有承平之风。
归来。唐代。李商隐。 旧隐无何别,归来始更悲。难寻白道士,不见惠禅师。草径虫鸣急,沙渠水下迟。却将波浪眼,清晓对红梨。
秋夜三首 其三。宋代。孙觌。 寥寥犬吠村,微月耿黄昏。鸡豚市井空,虎豹窟宅尊。元龙百尺楼,独卧谁与论。酒圣且复中,愁魔自惊奔。弹铗归去来,稚子候柴门。
次韵苏侍郎平村暮归。元代。黄溍。 中台多暇独仪曹,退食归来路不遥。扶老未须苍玉杖,行春聊过赤阑桥。挥毫风雨倾三峡,听履星辰接九霄。愧我白头方倚席,敢将巴曲和仙韶。
种药苗二首。宋代。苏辙。 筑室城西,中有图书。窗户之馀,松竹扶疏。拔棘开畦,以毓嘉蔬。畦夫告予,罂粟可储。罂小如罂,粟细如粟。与麦皆种,与穄皆熟。苗堪春菜,实比秋谷。研作牛乳,烹为佛粥。老人气衰,饮食无几。食肉不消,食菜寡味。柳槌石钵,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调养肺胃。三年杜门,莫适往还。幽人衲僧,相对忘言。饮之一杯,失笑欣然。我来颍川,如游庐山。
云谷杂诗十二首 其一 登山。宋代。朱熹。 夕阳翳东峰,微月下西岭。不辞青鞋穿,陟此岩路永。岩路永且跻,中情何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