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萍漂泊合江蓠,并逐东流更不移。岂独松篁能晚节,共抛簪绂向明时。
烟霞草树春容与,霄汉星辰夜陆离。惭愧逢人说桑梓,只如黄卷对光仪。
怀知诗 其十 朱提刑升之。明代。祝允明。 渚萍漂泊合江蓠,并逐东流更不移。岂独松篁能晚节,共抛簪绂向明时。烟霞草树春容与,霄汉星辰夜陆离。惭愧逢人说桑梓,只如黄卷对光仪。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送楼尚书赴诏。宋代。袁燮。 听履辞荣反旧庐,高堂燕坐每申如。肯随流俗趋邪径,要使吾身宅广居。告老未能三阅月,趣归已奉十行书。愿公努力扶皇极,展尽胸中万卷余。
过石斋先生正命处诗以吊之。唐代。全祖望。 漳海精忠薄九霄,我来三吊大中桥。降臣蒙面终无赖,义士同心不可挠。闽峤山川增卓荦,孝陵风雨已萧寥。洞玑绝学谁窥见,天挺应推百世豪。
刘晁之家园六咏·翠螺。宋代。姜特立。 绕旋曾不费跻攀,累土为基耸髻鬟。恰似洞庭湖上望,烂银槃里封君山。
中书即事。唐代。裴度。 有意效承平,无功答圣明。灰心缘忍事,霜鬓为论兵。道直身还在,恩深命转轻。盐梅非拟议,葵藿是平生。白日长悬照,苍蝇谩发声。高阳旧田里,终使谢归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