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殊旁午,吾生自不辰。文章看长物,道路竟何人。
寒食孤城外,襜帷大泽滨。那堪杨柳色,风雨傍行春。
即事 其四。明代。李攀龙。 使者殊旁午,吾生自不辰。文章看长物,道路竟何人。寒食孤城外,襜帷大泽滨。那堪杨柳色,风雨傍行春。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答秦兵部求墨竹。宋代。王佐才。 夜到茆亭近竹篱,影随寒月下苔墀。吟余未懒萧疎兴,曾写离披一两枝。
泊舟仪真江上连日风雨作六言遣闷 其三。宋代。程俱。 韦杜去天尺五,鲲鹏击水三千。作意公能活国,馀生我得安禅。
除乌柏树作诗问之。明代。张弼。 台上十围乌柏树,不知曾否见当时。光风霁月将何似,千载悠悠系梦思。
晨炊浦村。宋代。杨万里。 水出何村尾,桥横乱筱丛。隔溪三四屋,对面一双峰。过午非常暖,疑他不是冬。疏梅照清浅,作意为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