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褐怜君又远游,如今白璧好谁酬。座中楚客曾三献,才说连城泪已流。
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 其二。明代。李攀龙。 短褐怜君又远游,如今白璧好谁酬。座中楚客曾三献,才说连城泪已流。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送子与同次甫作 其四。明代。黎民表。 愁心贮折麻,佳期怨采绿。思君肠九回,何似黄河曲。
入春念归尤切有作。宋代。陆游。 六朝覆育忝遗民,扶惫归来雪鬓新。对酒无欢翻作病,爱诗何得但穷人。腰钱自昔妨骑鹤,绝笔何时到获麟?乡俗嬉游重端五,剩烹团粽唤比邻。
月下观梅独酌。宋代。萧立之。 北风掠地天欲晴,街东街西人不行。山城早闭灯火静,霜月自照鸱鸦鸣。一檐梅意春欲动,星斗阑干天宇空。一生爱梅复欲月,独酌月明花作供。南楼鼓寒声重迟,醉眼看花越更奇。牵衣儿女催翁归,翁醉正赋寒梅诗。
和送双鸭。宋代。洪皓。 可惜双凫脱氄毛,猎师飞放岂辞劳。养贤曾食三千客,待使徒加十一牢。燔炙不须歌兔首,膳羞何必用牛膏。庖人继肉弃禽献,贪冒安能免餮饕。
浮邱八景 其五 留舄亭。明代。黄志尹。 六合并于秦,仙踪从此去。遗亭亦俨然,玉舄知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