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便觉景光迟,犹有馀寒宿敝帷。寂寞一杯人日雨,风流千载草堂诗。
花枝未动临佳节,菜饭相淹亦胜期。春色到今深几许,小山南畔草痕知。
人日停云馆小集。明代。文徵明。 新年便觉景光迟,犹有馀寒宿敝帷。寂寞一杯人日雨,风流千载草堂诗。花枝未动临佳节,菜饭相淹亦胜期。春色到今深几许,小山南畔草痕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览古。宋代。晁说之。 遥岑不娱人,苍莽颇愁绝。东南有断梁,水寒不可涉。西关不欲往,旦暮畏喋亵。归来坐北堂,悠然理书策。之人阿堵中,虽死情不隔。周公徂东山,仲尼陈蔡厄。大儒且不遇,小子何足责。时命姑置之,何为常促迫。
丙申元旦守母制因感而作。元代。王冕。 今日椒花颂,无能献老亲。自怜垂白发,不敢着乌巾。牢落田园兴,微茫海国春。话言儿女辈,清苦莫辞贫。
孤山问梅。宋代。顾逢。 欲扣陇头信,侵晨踏雪来。不知今夜里,先放几花开。地有孤根在,春从何处回。向人如解语,约我办樽罍。
寄江上故人 其一。清代。张秉钧。 高城一啸抚刀环,客泪挥残夜雨潸。万派云涛接巫峡,十年心事负名山。湘边鼓瑟峰初出,江上怀人梦乍还。却记故园相过日,读书门对落花开。
次韵李耸卿。宋代。陈渊。 前辈风流晓露零,忽逢豪士壮心惊。雷霆落笔千人扫,珠玉成诗万户轻。应许翰林追敏捷,肯容开府斗新清。向来乞米无佳传,端欲投瓜趣报琼。
平原舟次逢董思白先生 其二。明代。李孙宸。 舟行闻与见,不异在都时。何意平原道,欣瞻云汉仪。巢许箕山意,夔龙圣代私。寸心倾未得,风雨促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