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追随渐老成,中间多故各深更。扁舟憔悴横江梦,短榻淹留共砚情。
论学平生愧知己,定盟当日是同庚。赠诗珍重知君意,贫病年来类长卿。
答彭寅之见赠。明代。文徵明。 弱冠追随渐老成,中间多故各深更。扁舟憔悴横江梦,短榻淹留共砚情。论学平生愧知己,定盟当日是同庚。赠诗珍重知君意,贫病年来类长卿。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六人,亦复重赋。
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夷甫当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壁。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
念奴娇·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六人亦复重赋。宋代。蔡松年。 还都后,诸公见追和赤壁词,用韵者凡六人,亦复重赋。离骚痛饮,笑人生佳处,能消何物。夷甫当年成底事,空想岩岩玉壁。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块垒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胜日神交,悠然得意,遗恨无毫发。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
偕诸友赏川茶得行字三首 其一。明代。郭之奇。 久拚逆旅付春行,春绪孤从纵饮争。忍向花朝轻骛逐,恰来酒伴喜逢迎。眼前同尽樽中事,岭外兼逃市上名。祇此酣情欣暂得,留将欢梦慰浮生。
咏史八首·蔡文姬。宋代。蒲寿宬。 琴弹十八拍,听此双泪流。一死固已难,万言复谁尤。九原见卫子,何语可以酬。
舟中见新月伯崇择之二友皆已醉卧以此戏之。宋代。朱熹。 舟中见新月,烟浪不胜寒。与问醉眠客,岂知行路难。残阳犹水面,孤雁更云端。篷底今宵意,天边芳岁阑。
浣溪沙·吴唐英红杏花时句,余最爱之。别京都八年矣,枨触旧游,寄慨于言。近现代。张尔田。 一别春明又八年。归来商略买山钱。石田茅舍阿谁边。红杏花时辞汉苑,绿杨雨里上淮船。雨迎花送故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