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初晴水拍天,碧云微敛日华鲜。时当黄菊茱萸候,秋在沧洲白鸟边。
柳外画桥人似蚁,湖心兰棹酒如泉。携壶更醉湖山上,白发重逢又一年。
丁未九日与履约诸君同泛石湖就登上方。明代。文徵明。 宿雨初晴水拍天,碧云微敛日华鲜。时当黄菊茱萸候,秋在沧洲白鸟边。柳外画桥人似蚁,湖心兰棹酒如泉。携壶更醉湖山上,白发重逢又一年。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送雷伯鳞年兄得请扶侍还澄江十五首 其六。明代。何吾驺。 梅岭奇梨共日南,就中万里复眈眈。遥知别后书难寄,一字相思当百函。
遣兴。唐代。李咸用。 风细酒初醒,凭栏别有情。蝉稀秋树瘦,雨尽晚云轻。旅鬓一丝出,乡心寸火生。子牟魂欲断,何日是升平。
九日呈真直院。宋代。叶绍翁。 秋负吹客客思家,破帽从渠自在斜。肠断故山归未得,借人篱落种黄花。
题墨竹。明代。解缙。 江南处处多修竹,凉雨潇潇响寒玉。孤根送出龙欲驰,怒箨才舒虎犹伏。霁景时开忽往来,清阴迥绕天垂绿。我昔金銮夜直时,月下风前适见之。天然妙影落窗畔,展转江南劳梦思。归来竹林时宴眠,断渠流水分清妍。深丛嫩筱山鸡语,唤醒骑龙朝日边。故人示我新图好,华林金谷空烟草。此君贞节万世同,纵有冰霜自能保。
牛女(一作沈佺期诗)。唐代。宋之问。 粉席秋期缓,针楼别怨多。奔龙争渡月,飞鹊乱填河。失喜先临镜,含羞未解罗。谁能留夜色,来夕倍还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