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石矶头月满身,天青月白白于银。莫言旧日寻常路,一度经过一度新。
夜过横石矶驿玩月作。明代。湛若水。 横石矶头月满身,天青月白白于银。莫言旧日寻常路,一度经过一度新。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慧聚杂题 翠微庵。宋代。李乘。 胜境增添岂偶然,已前无屋事金仙。巨灵擘到三千丈,向老基来八百年。远远别山来白足,重重峻宇出青莲。端严石像庵犹在,若个寻庵复坐禅。
泰和别陈养兰先生。明代。庞尚鹏。 忆昔传经廿载前,丹心如渴吸春泉。浮名误入金闺籍,丽藻空惭白雪篇。避俗不嫌沽酒市,卜居何用买山钱。骊歌一曲长亭晚,草绿江头月满船。
斗室墙高暑气迎,昼长吟罢听蝉鸣。熏风引入宜修竹,溪水回环绕绣楹。
玉树盈庭过谢室,甘棠千载诵君名。西窗剪烛谈心久,萤火檐前暗复明。
壬午夏同侄小补赴盛泽分防重访竹轩汪长史三首 其三。清代。安昶。 斗室墙高暑气迎,昼长吟罢听蝉鸣。熏风引入宜修竹,溪水回环绕绣楹。玉树盈庭过谢室,甘棠千载诵君名。西窗剪烛谈心久,萤火檐前暗复明。
赠僧粟庵。元代。尹廷高。 高人不厌屠苏小,世界曾将一粟包。旧衲每于闲日补,定钟常带暮烟敲。苔当石缝缄虫穴,藤上林梢结鸟巢。不是逃名湖海客,谁家物外结清交。
絜斋世丈以西园述怀集苏六十韵诗见示,为赋五古四章 其一。清代。丘逢甲。 群山走沧海,南戒开越门。峨峨观察使,坐镇潮梅循。驻节古揭阳,一官清而尊。南辖极罗浮,坡仙屐齿存。谁携洞天石,磊砢开西园。园中何所有?花木环当轩。自官传舍视,榛莽日翳昏。文明变草昧,公复开其屯。异石扶使立,奇花植令蕃。春风与夏雨,草木初承恩。岂惟逮草木,民庶咸欣欣。阴阳气互伏,节候交寒温。晓视花上露,已作秋霜痕。登高望远海,濛濛遮朝暾。青山何苍茫,一发连中原。秋心正伊郁,安能寂无言?自持千古心,远与坡仙论。
七月五日热退喜凉资中有怀二十四韵。宋代。范祖禹。 仲夏金火争,阴阳势相夺。乾坤鼓洪炉,夸父死奔渴。普天无织云,厚土万丈裂。亭亭太阳午,安得日车跌。清冷想寒门,浩荡思舞雪。叹彼老农耕,有苗不得活,乞雨祷潭龙,望云驱旱魃。帝车俄回指,四序苦飘忽。木落天地秋,清霜洗空阔。凉风破阊阖,势欲卷溟渤。众鸟尽不飞,峥嵘见孤鹘。登临涤魂神,飒爽动毛骨。因怀京洛间,车马填城阙,红尘暗天宇,愚智共汩没。出门无所适,肝肺为枯竭。平生喜林泉,潇洒爱风月。沧浪有渔父,逸步脱羁绁。超然思远游,万古访遗辙。安能公侯间,俯偻事干谒。及来山水县,素志得少豁。白石拂云眠,芳荪乘露撷。寻山喜幽胜,照水玩澄澈。虽无巢许操,夙慕夷齐洁。庶以保吾真,无为事其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