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灵似水平清,纯正堂前有准铭。此是中都旧风教,平川传播到洪城。
题扇赠郭平川太守二首 其一。明代。湛若水。 心平灵似水平清,纯正堂前有准铭。此是中都旧风教,平川传播到洪城。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困学二首 其一。宋代。朱熹。 旧喜安心苦觅心,捐书绝学费追寻。困衡此日安无地,始觉从前枉寸阴。
北上经青齐间郡邑残破触目怆心漫成四首 其二。明代。谢宗鍹。 格斗今春苦,长驱径渡河。城池空溅血,将帅漫横戈。丁壮充俘馘,金绘付梱驮。伤心摇落候,此地独经过。
日晚步过孙监丞。宋代。刘攽。 夕阳喧鸟雀,幽径入蓬蒿。于此兴不浅,行吟殊未劳。市朝移俗态,麋鹿共吾曹。稍稍钟声暝,林梢白月高。
兰溪舟中寄苏粹中。宋代。张元干。 气吞万里境中事,心老经年江上行。三径已荒无蚁梦,一钱不直有鸥盟。云收远嶂晚风熟,浪打寒滩春水生。沤雁北飞知我意,为传诗句濮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