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握清风弥六合,此风传播到端溪。无中生有如神速,勿以炎凉间弃携。
题扇寄端溪彭太守兼呈王端溪宗伯。明代。湛若水。 一握清风弥六合,此风传播到端溪。无中生有如神速,勿以炎凉间弃携。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和祖择之学士袁州庆丰堂十咏 其六。清代。陈诜。 园涉日成趣,穷诗懒缀装。梁间冰雪句,屈指岁华长。
愁边。元代。郭钰。 白发逼人甚,愁边寇未平。江山含杀气,草树作秋声。谁复思何武,人多厌祢衡。功名汗马得,儒素足相轻。
大梵寺前对月。宋代。洪朋。 仙桂月团团,支提独夜寒。星稀更云敛,露下觉衣单。须信天宫迥,谁言世界宽。三生旧游衍,一见一盘桓。
菩萨蛮 其一。清代。宋育仁。 黯然南浦销魂别,画屏梦见关山月。背镜不须啼,隔帘鹦鹉窥。漏声花下露,泪尽天明去。心字麝成尘,炉薰断续闻。
长相思(暮春)。唐代。王质。 红疏疏。紫疏疏。可惜飘零著地铺。春残心转孤。莺相呼。燕相呼。楼下垂杨遮得乌。倚阑人已无。
亭西墙下伊渠水中置石激流潺湲成韵颇有幽趣以诗记之。唐代。白居易。 嵌巉嵩石峭,皎洁伊流清。立为远峰势,激作寒玉声。夹岸罗密树,面滩开小亭。忽疑严子濑,流入洛阳城。是时群动息,风静微月明。高枕夜悄悄,满耳秋泠泠。终日临大道,何人知此情。此情苟自惬,亦不要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