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顶亦松耳,托根故不同。遂为人所慕,拟置幽亭中。
得之亭益幽,浩浩生高风。若有抚松人,等视无卑崇。
题拟松亭。明代。湛若水。 岳顶亦松耳,托根故不同。遂为人所慕,拟置幽亭中。得之亭益幽,浩浩生高风。若有抚松人,等视无卑崇。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沈逸人东观招饮山馆。元代。揭傒斯。 野馆青山下,晴轩积雨馀。招寻蒙远客,寂寞愧閒居。空翠沾杯冷,残云度谷虚。从兹结朋好,随处问何如。
同江仆射游摄山栖霞寺诗。南北朝。陈叔宝。 时宰磻溪心,非关狎竹林。鹫岳青松绕,鸡峰白日沈。天迥浮云细,山空明月深。摧残枯树影,零落古藤阴。霜村夜乌去,风路寒猿吟。自悲堪出俗,讵是欲抽簪。
和陶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宋代。苏轼。 胸中有佳处,海瘴不能腓。三年无所愧,十口今同归。汝去莫相怜,我生本无依。相从大块中,几合几分违。莫作往来相,而生爱见悲。悠悠含山日,炯炯留清辉。悬知冬夜长,不恨晨光迟。梦中与汝别,作诗记忘遗。
丹山归隐。唐代。王翰。 洞天深入结茅茨,陶令归来鬓未丝。筱簜拂檐巢翡翠,蒹葭近钓隐鸬鹚。细炊白石能成饭,净扫苍苔好看棋。纵有徵书何处觅,桃源去路少人知。
次秋字。明代。温纯。 疮痍入梦起边愁,又值萧萧落木稠。何处征人惊雁影,谁家织妇望刀头。杯停河朔忧时日,月照关山出戍秋。为语请缨年少者,风尘海上未曾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