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竹红藤来上方,入手振之声琅琅。天台有路终须到,只在衰翁柱杖傍。
方广寺僧圆林送藤竹二杖作。明代。湛若水。 方竹红藤来上方,入手振之声琅琅。天台有路终须到,只在衰翁柱杖傍。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锦缠道 蔷薇。明代。高濂。 春色沉酣,朵朵撩风香吐。翠条高架猩红妒。迷蜂困蝶沾飞絮。帘笼昼永,霞彩含轻雾。问金谷锦屏,如今何处。风流疑、合同仙侣。燕扶落瓣起晴空,使青楼人怨,昨夜风和雨。
谒金门·纱窗晓。宋代。吴潜。 纱窗晓。杜宇数声声悄。真个不如归去好。天涯人已老。欹枕欲眠还觉。犹有青灯残照。谩道惜花春起早。家山千里杳。
要识刀圭诀,一味水银铅。驴名马字,九三四八万千般。愚底转生分别,刬地唤爷作父,荆棘满心田。去道日以远,至老昧蹄筌。
譬如人,归故国,上轻帆。顺风得路,夜里也行船。岂问经州过县,管取投明须到,舟子自能牵。悟道亦如此,半句不相干。
水调歌头(十之二)。宋代。夏元鼎。 要识刀圭诀,一味水银铅。驴名马字,九三四八万千般。愚底转生分别,刬地唤爷作父,荆棘满心田。去道日以远,至老昧蹄筌。譬如人,归故国,上轻帆。顺风得路,夜里也行船。岂问经州过县,管取投明须到,舟子自能牵。悟道亦如此,半句不相干。
再用韵唱玄。元代。耶律楚材。 重玄不惜说知君,又恐重添眼里尘。临济喝中分主客,洞山言下辨君臣。持铃普化摇空里,垂钓华亭没水滨。勘破遮般闲伎俩,铁林花发劫前春。
和梅龙图公仪谢鹇。宋代。欧阳修。 有诗鹤勿喜,无诗鹇勿悲。人禽固异性,所趣各有宜。朝戏青竹林,暮栖高树枝。咿呦山鹿鸣,格磔野鸟啼。声音不相通,各以类自随。使鹤居笼中,垂头以听诗。鶢鸥享锺鼓,鱼鸟见西施。鹇鹤不宜争,所争良可知。蚍蜉与蚁子,为物固已微。当彼两交◇,勇如闻鼓鼙。有心皆好胜,未免争是非。於我一何薄,於彼一何私。栏槛啄花卉,叫号惊睡儿。跳踉两脚长,落泊双翅垂。何足充翫好,於何定妍媸。鹇口不能言,夜梦以告之。主人起谢鹇,从我今几时。僮奴谨守护,出入烦提携。逍遥遂栖息,饮啄安雄雌。花底弄日影,风前理毛衣。岂非主人恩,报效尔宜思。主人今白发,把酒无翠眉。养鹤鹇又◇,我言堪解颐。
南湖绝句戏高彦应司理 其一。宋代。谢逸。 平湖奁镜净无尘,地接西坛共一云。安得御风如列子,更邀明月访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