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新从泮水游,誓将刀笔换公侯。若非正学叨封拜,终落功名第二筹。
送马绍荣补学官弟子。明代。郑文康。 有客新从泮水游,誓将刀笔换公侯。若非正学叨封拜,终落功名第二筹。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郑文康。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杂兴十首 其九 金河寺。元代。赵秉文。 何处人间六月秋,金河寺外水西头。坐分游客青天幕,醉倒诗仙白玉舟。万里南风双老鬓,百年心事一沙鸥。王侯蝼蚁俱尘土,一笑从来万事休。
感怀二首。唐代。戴叔伦。 尺帛无长裁,浅水无长流。水浅易成枯,帛短谁人收。人生取舍间,趋竞固非优。旧交迹虽疏,中心自云稠。新交意虽密,中道生怨尤。踟蹰复踟蹰,世路今悠悠。主人饮君酒,劝君弗相违。但当尽弘量,觞至无复辞。人生百年中,会合能几时。不见枝上花,昨满今渐稀。花落还再开,人老无少期。古来贤达士,饮酒不复疑。
春行即兴。唐代。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海上望长樯秦驻诸山歌。清代。朱葵之。 海上群山如群龙,之而夭矫凌虚空。苍烟沈沈远莫极,欲翻鳌极吞鸿濛。其时秋净霜天高,西风扫叶澄林皋。群山仿佛露真相,上下飘忽随洪涛。或如龙首屼相向,峥嵘双角干云上。或如龙背走蜿蜒,横互地天殊俯仰。其余一鳞或一爪,雾鬣风鬓势尤矫。最后一龙尾忽现,似护神珠疑反掉。澉山迤东乍山西,紫澜渤汨中相维。蓬莱方丈不可到,望洋顿觉开心脾。须臾风怒波亦驶,牙髭暴长飞欲起。恍惚相随群帝骖,扶桑日射天门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