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3)明僧。滁州全椒人,字澄印,俗姓蔡。十二岁出家。万历中,在五台山为李太后主持祈储道场,李太后为造寺于崂山。后坐“私造寺院”戍雷阳,遇赦归。人称憨山大师。有《楞伽笔记》。 ...
憨山。 (?—1623)明僧。滁州全椒人,字澄印,俗姓蔡。十二岁出家。万历中,在五台山为李太后主持祈储道场,李太后为造寺于崂山。后坐“私造寺院”戍雷阳,遇赦归。人称憨山大师。有《楞伽笔记》。
题餐英卷赠金陵赵生。明代。王世贞。 蓝田老翁解种璧,南海太守仍煮石。争似侬家篱落边,长贫不乏黄金钱。侬今亦号天随子,手摘此花和露饵。湘江乍可荐灵均,甘谷何烦遗伯始。为侬朗诵餐英辞,清波溢齿天风吹。胸中秋色三万斛,底事商山寻紫芝。
山居杂咏五首 其二。清代。李锴。 半尺青溪水,沧浪或在兹。草香回蛱蝶,沙迥宿鸬鹚。白发悔他日,清流信此时。虚舟吾意得,飘荡更何之。
诉衷情。宋代。晏殊。 喧天丝竹韵融融。歌唱画堂中。玲女世间希有,烛影夜摇红。一同笑,饮千钟。兴何穷。功成名遂,富足年康,祝寿如松。
白下记游 其二。清代。吴灏。 寂寥玄武鸦宿柳,霜老莫愁树凝丹。放眼天边江自去,低徊无语一凭栏。
题太平天国战史 其二。清代。柳亚子。 白头宫女谈天宝,名士新亭有泪痕。一样兴亡千样感,南东事业倍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