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到阳春好,人传电白奇。藤花行客采,鸟语土人知。
当面天门出,横桥岚气移。蛮方如脱木,定胜是秋时。
阳春道中。明代。释今无。 山到阳春好,人传电白奇。藤花行客采,鸟语土人知。当面天门出,横桥岚气移。蛮方如脱木,定胜是秋时。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献岁逢春日。明代。李时行。 凤历风光开令节,龙池春色动初阳。辛盘露滴和珍膳,兰碗香浮泻玉浆。弱草引阶新缀绿,娇莺出谷未调簧。欲歌万寿酬佳序,还祝三农望岁康。
送鲁挥使还云南。明代。徐溥。 虎拜觐龙颜,匆匆又远还。寸心思补报,万里任间关。岁晏云连塞,天寒雪满山。柳营千骑簇,天阙五花颁。韬略心方切,琴尊兴未悭。青年立奇绩,节序易阑珊。
和陶杂诗十一首 其九。宋代。苏轼。 馀龄难把玩,妙解寄笔端。常恐抱永叹,不及丘明、迁。亲友复劝我,放心饯华颠。虚名非我有,至味知谁餐。思我无所思,安能观诸缘。已矣复何叹,旧说《易》两篇。
过昭阳湖 其三。明代。王昶。 蘋丝芦叶绿茸茸,蟹簖鹅阑几曲通。未到故乡先一笑,分明清景似吴淞。
次韵李仲虎召伯相遇。宋代。陈渊。 区区千里为浮名,小隐终惭郑子真。双阙几时瞻北极,万山无处望南闽。尊前壮士今如梦,胯下真王迹已尘。共俯淮流追往事,玉蟾依旧水粼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