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莽盘纡径,阴幽郁石台。四山围不紧,一水划争开。
潭曲风声软,岩欹海色回。一身经万里,难订是重来。
潭口寻仙洞 其二。明代。释今无。 苍莽盘纡径,阴幽郁石台。四山围不紧,一水划争开。潭曲风声软,岩欹海色回。一身经万里,难订是重来。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长至后一日奉东邑节孝姓氏总牌入祠,赋诗落成。清代。许传霈。 两仪分乾坤,阴阳至理存。生而为夫妇,肇始重人伦。常变不逾节,死生安足论。所以性天在,海陬协平均。为妇全其节,为女孝于亲。捐躯临患难,就义得归真。我长苕霅间,趋庭时有闻。阐幽扬毅魄,发显表贞魂。烽火十数载,姓氏忽焉泯。太岁在癸酉,招我有白云。片片起古洞,道义为之根。善哉顺地道,雅与德为邻。惜历红羊劫,名半萎灰尘。父母斯土者,臭味幸同群。遗轶承残简,耆老徵献文。隋宋迄今日,千百会纷纭。曰贞烈节孝,大书列四门。仅以贤寿著,未敢与明禋。我作姓氏考,体例藉披陈。次年一阳至,享祀升苾芬。刲羊中堂屋,神兮降悽焄。父老乐皞皞,妇孺话欣欣。仪成礼未毕,有客情致殷。叹自兵乱后,大义多沈湮。夫妇之道苦,阴霾阳不振。或以中道绝,或以末路分。志气浸浇薄,非皆由贱贫。廉耻丧习惯,非皆忘旧恩。怛然闻斯语,使我额蹙频。秉彝好懿德,善良今其熏。敬为叙此意,敢告未亡人。
书浩然碑有感。明代。符锡。 古人今不见,安遣泪双垂。早愧平原笔,缘书有道碑。纲常元有赖,天地本无私。爽气西山在,终然百世师。
魏十四侍御就弊庐相别。唐代。杜甫。 有客骑骢马,江边问草堂。远寻留药价,惜别到文场。入幕旌旗动,归轩锦绣香。时应念衰疾,书疏及沧浪。
离宣城。宋代。李之仪。 倦客登舟际,江城欲暮时。恨长山自远,心速棹归迟。村市明鱼火,严城起鼓鼙。诗成真有助,新月上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