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襄孙归安肃

送郑襄孙归安肃朗读

上客邯郸至,炎天粤峤归。路长裘马旧,心壮水云肥。

木叶催高树,征帆挂落晖。相逢几回笑,禅意赠君微。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朗读

猜你喜欢

平生慕事华盖君,四海孤踪随白云。峨眉山人住旴水,驻马重逢帝城里。

别来相问意悠悠,北走南飞又几秋。昔向贵溪寻讲鼓,又从蓟郡揽征裘。

幽院日清和,墙苔与径莎。到来閒挂少,始觉顶毛多。

病亦强人健,愁犹胜客歌。且休谈出世,入世又如何。

天津桥上鹃啼苦。遮断天涯路。东风竟日怕凭阑。何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酒醒梦绕屏山冷。独自恹恹病。故园今夜月胧明。满眼干戈休照国西营。

馀霞收尽寒烟绿。江山一片团明玉。欹枕画楼风。愁生草际蛩。

金茎秋未老。两鬓吴霜早。忍负广寒期。清尊对语谁。

三百年间,功标青史,几多俱委埃尘。悟黄粱弃事,
厌世藏身。将我一枝丹桂,换他千载青春。岳阳楼上,
纶巾羽扇,谁识天人¤

世病如山岳,世医皆拱手。道病如金锁,师遭锁锁否。

伊昔芙蓉颊,谈经似主涉。苏合昼氤氲,天花似飞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