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澹归韵九首 其三

和澹归韵九首 其三朗读

十载龙堆泣大霜,至今无计避行藏。鲸归碧海事还有,僧老青山信又荒。

对我崎岖看怪石,愁人曲折是鸣螀。吟魂搅彻浑难寐,百梦无如此梦长。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朗读

猜你喜欢

少壮嗟行役,星霜不计年。乱云迷鸟道,斜郭带朝烟。

潮长平沙没,村多远树连。悠悠岁将暮,明月满前川。

临春结绮迹皆陈,从古君荒是祸因。此后铜驼卧荆棘,可能还望属车尘。

庚午七月之初吉,断虹挟雨蔽西日。

石尤声撼天为昏,飓母驱车走沙石。

老去相看情益亲,河梁分手欲沾巾。祇应诵得离骚赋,长作行吟去国人。

康王宅畔旧比邻,樽酒相违二十春。俗态已翻千百样,故交今失几多人。

一般有累丹心苦,闻是无儿白发新。若遇便风如见忆,鲤书无惜寄归频。

萧何立法身难免,嗾杀陈郎道路哀。

司马家儿同眷属,祝君终老妙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