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乱惜相送,惊心已及微。浔州无雁至,嵩岳有云飞。
客梦醒如醉,官符是竟非。交情无可赠,聊为典春衣。
送浔州郡司马刘康侯归中州 其二。明代。释今无。 世乱惜相送,惊心已及微。浔州无雁至,嵩岳有云飞。客梦醒如醉,官符是竟非。交情无可赠,聊为典春衣。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谒金门(咏木樨)。宋代。曹勋。 香乍起。满院垂垂岩桂。未卷珠帘香已至。酒杯言笑里。叶下茸金繁蕊。别是清妍风致。更远随人闻细细。月华天似水。
城西 其二。清代。高心夔。 宠冠亲贤料遽衰,致身胡取亟登危。将军清静归醇酒,公子声华误绣丝。坊乐入筵天庆节,殿材营第水衡司。十年风谊亏忠告,江海堙流此泪垂。
意难忘 寄荅伯行居士。清代。呆翁和尚。 品行文章。在今时希有,若个低昂。箪瓢同玉润,几砚共川光。三径曲、一池方。真寝食难忘。纵万里、山云海月,如共徜徉。算来相得无双。自少年至老,冰檗同尝。逃禅酒力少,入市笑声长。渔家傲、别宫商。写尽始终肠。不以我、人微道薄,雁足传将。
一箩金 小饮石榴花下。清代。庄盘珠。 红榴还比侬眉皱。花曾添肥,侬却添消瘦。更看来朝花落否。不愁底事难长久。万事无过杯在手。难定明年,人与花依旧。常向花前浇浊酒。怕它酒醒黄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