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参老宿问心真,昼掩閒门不厌贫。绕屋藕花池十顷,此中那复有嚣尘。
寿祖印 其二。明代。释今无。 久参老宿问心真,昼掩閒门不厌贫。绕屋藕花池十顷,此中那复有嚣尘。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煎茶寄吴封君。明代。邵宝。 浊醪有妙理,清茶尤苦心。采茶阳羡阳,汲泉惠山阴。秋水碧如玉,百沸成黄金。此中亦何味,请听希声琴。陆羽久仙去,千载空遗音。卢仝不言法,七盌最独深。吴翁二子流,清风起山林。陶匏介垆竹,煎竟还自斟。京师一饮我,再饮荆溪浔。迩来虽裹寄,烹事吾谁任。报君一罂水,撱石仍中沈。临发更致语,新火君当寻。
赠平羌狄尉。宋代。吕陶。 梁公没世五百年,殊勋茂烈存简编。我怀忠议不复见,读至旧史尝喟然。穷山老尉有狄氏,问之乃曰公其先。诰书家牒尽炳炳,照出往事如目前。念公英节不见矣,见公远孙良可贤。况公远孙实贤者,本末趣尚畴能肩。昔从五季衰乱来,簪组飘坠归农廛。平时下诏继绝世,沾以一命聊褒甄。天资忠孝遂奋激,报祖许国惟勤拳。胸中已有霜雪在,饮冰食檗甘如膻。尝云起迹自畎亩,幸得寸禄因赏延。语言动静苟一失,辱及吾祖为欺天。信者清白与刚毅,异代犹有芳风传。如何十载走尘坌,绿发减尽成华颠。青云岐路苦悠远,谁借跬步为阶缘。当途达者倘在念,一顾可使羽翼轩。不惟廉操足敦劝,抑见袓德光绵绵。嗟予之意止如此,感愤为君书此篇。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其九。宋代。周密。 一夜东风斗柄回,紫坛葱茜若春台。熙熙万宇风光暖,尽入君王饮福杯。
一雨二十日。宋代。陆游。 一雨二十日,雨意殊未阑。我庐大泽中,四顾烟水宽。东家有小舟,借我不作难。鸬鹚与鵁鶄,自是平生欢。更作十日期,水浅生水滩。相与极幽赏,勿待江月残。
减字木兰花 送陶御史钦夔按滇南。明代。夏言。 行行且止。骢马人看真御史。劲翮凌空。一鹗秋横万里风。昆明池上。春日旌旗同大将。太华峰头。醉后曾将翰墨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