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一棹到仙城,话彻端州共此情。洒落自然天下士,高閒犹近水云声。
材华令子知名重,老大如君觉世轻。我病喜逢重九日,此中无地可同凭。
喜沈存西至自端州。明代。释今无。 西风一棹到仙城,话彻端州共此情。洒落自然天下士,高閒犹近水云声。材华令子知名重,老大如君觉世轻。我病喜逢重九日,此中无地可同凭。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 宦途至老无余俸,贫悴还如筮仕初。赖有一筹胜富贵,小儿读遍旧藏书。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唐代。杜甫。 峡内归田客,江边借马骑。非寻戴安道,似向习家池。峡险风烟僻,天寒橘柚垂。筑场看敛积,一学楚人为。短景难高卧,衰年强此身。山家蒸栗暖,野饭谢麋新。世路知交薄,门庭畏客频。牧童斯在眼,田父实为邻。
泗滨得石磬。唐代。李勋。 浮磬潜清深,依依呈碧浔。出水见贞质,在悬含玉音。对此喜还叹,几秋还到今。器古契良觌,韵和谐宿心。何为值明鉴,适得离幽沈。自兹入清庙,无复泥沙侵。
梧州柳枝词 其三。清代。曾广钧。 百子飘香八十一,梅花旧径小三三。情波识浪生应定,梦峡啼湘弱未谙。龙佩赠人当息壤,莲灯转尽上层岚。红巾自拭伤离泪,青鸟何因更一衔。
赠勤师。宋代。蔡襄。 勤为浮屠人,形类心不偶。独负山林栖,远犯风尘走。如闻大众居,乃是贤豪薮。专意学文章,韩编不离手。退之所尚者,岂以言深厚。径驰周孔域,不为杂说诱。大凡民之生,虫豸均一丑。圣人酌中道,君臣与夫妇。饮食若衣冠,事行而易守。不喜释老言,诋斥遭诬负。子今读其书,无乃相纷纠。学本勿学末,何为恤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