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走南奔今日苦,东涂西抺少年曾。何妨过此共明月,勿谓乱来无好灯。
天上鳌山空入梦,城中竹叶谩为棚。九城风景虽寥落,颇觉承平气象增。
元宵,奉邀使客张鹏飞照磨过官署小酌。清代。刘鹗。 北走南奔今日苦,东涂西抺少年曾。何妨过此共明月,勿谓乱来无好灯。天上鳌山空入梦,城中竹叶谩为棚。九城风景虽寥落,颇觉承平气象增。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和程机宜见贻。宋代。曹勋。 仆昔困犯难,戎陆日所虞。何能守一经,且话雄千夫。识公好兄弟,宛同周司徒。爽彻绝俗姿,秀发连璧躯。駸駸驾文圃,吐论清而腴。伊流如学源,一洗众病肤。韶音沿沂说,举世必所无。公家徐起之,力因拯其橅。诸儒步武役,反若辕下驹。方知钜鹿功。列国宜凫趋。念兹风尘际,再得如玄珠。流光澈太清,欲飞月下鸟。酿为五字句,妙语兼良图。愧此溢美多,通甚非康衢。新凉到棐几,翠竹环茅庐。更当对论文,莫问金仆姑。
会稽喜得家书。宋代。程俱。 黄耳东来一破颜,直从松竹报平安。遥知云顶峰前住,霜鬣风篁六月寒。
和榴皮题壁韵 其二。宋代。郭椿年。 欲知古寺传神处,便是东庵饮酒馀。谁道逍遥蓬岛客,最能提唱竺乾书。
秋夜感兴。清代。胡式钰。 月暗寥空一雁过,徘徊倚槛奈愁何。天边落木随风早,塞上凉云作雪多。芜馆歌诗惊雀鼠,高楼吹角动星河。年来乡思无聊甚,夜夜澄江梦钓蓑。
虞美人 有感,用李后主韵。五代。袁思古。 兵尘纷扰何时了。陌上行人少。十年憔悴哭秋风。旧梦无痕多付客魂中。江山故垒萧条在。形势何曾改。只今凭吊使人愁。空叹有鞭投去断淝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