麾下更无兵可调,城中又乏米堪忧。孰为报国忠君计?姑作求田问舍谋。
兔只守株宁可待?鱼从缘木岂能求?老夫束手愁无奈,白尽平生未白头。
谩书。清代。刘鹗。 麾下更无兵可调,城中又乏米堪忧。孰为报国忠君计?姑作求田问舍谋。兔只守株宁可待?鱼从缘木岂能求?老夫束手愁无奈,白尽平生未白头。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读新乐府集。宋代。耶律铸。 揽尽江山秀,珠玑咳唾新。艳浮天上锦,情动月中人。花鸟音容冶,风云气象频。郢歌将白雪,憔悴对阳春。
司马丈乞身未允闻已南归集杜遥寄。明代。唐伯元。 想见归怀尚百忧,何时更得曲江游。十年戎马暗南国,万里烽烟接素秋。可念此公怀直道,焉知李广未封侯。杖藜叹世者谁子,天入沧浪一钓舟。
送朱德和就步士功韵。明代。曹义。 冠盖纷华似列仙,都门选别酒频传。联诗每愧居人后,归省争如在客先。千里云山游客兴,半篷风雨渡淮船。夕阳回首重惆怅,烟树苍茫思渺然。
葛仙化。宋代。王灼。 灵山信多异,孤起一万寻。其上罗诸峰,耸秀欲相临。危磴巧盘折,古洞閟清深。丛木开锦帐,飞泉鸣玉琴。三仙班龙驾,长往无归音。高阁俨像设,霓衣紫霞衿。故知飞升骨,偕来幽绝岑。声利岂不好,奈此老境侵。吾家穷子安,登览动悲吟。盛时亦云遇,志大力叵任。今人已笑古,后人复视今,天命傥可顺,吾将守素心。
题刘唐臣新葺池亭。宋代。释绍嵩。 刘郎潇洒水为居,水碧山青画不如。绿竹可供公子钓,紫鳞时掣季膺鱼。幽寻胜事鸟窥牖,闲卧临窗燕拂书。触目韶华总诗本,放怀端与世情疏。
清平乐 送张君美经历之任安西幕。金朝。段成己。 鸡声戒晓。催上长安道。宾幕雍容年正妙。人物风流温峤。政成海泳江涵,门兰剩有余闲。公事不妨行乐,春风韦杜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