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巧放立春晴,喜听讴歌变颂声。浩劫逼人还有极,老天于世岂无情?
云收雨罢山犹在,日丽风和浪自平。寄语群凶早回首,卖刀买犊好归耕。
复元日韵。清代。刘鹗。 东风巧放立春晴,喜听讴歌变颂声。浩劫逼人还有极,老天于世岂无情?云收雨罢山犹在,日丽风和浪自平。寄语群凶早回首,卖刀买犊好归耕。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甘露寺紫薇花。唐代。孙鲂。 蜀葵鄙下兼全落,菡萏清高且未开。赫日迸光飞蝶去,紫薇擎艳出林来。闻香不称从僧舍,见影尤思在酒杯。谁笑晚芳为贱劣,便饶春丽已尘埃。牵吟过夏惟忧尽,立看移时亦忘回。惆怅寓居无好地,懒能分取一枝栽。
胡蝶舞。元代。胡奎。 东家西家胡蝶飞,东家花落胡蝶稀。西家明年花又放,胡蝶还从花下归。东家还向西家道,眼底青春为谁好。人生行乐须及时,莫遣花前胡蝶少。
四睡次三兄茂载韵 其三 秋。宋代。范浚。 小窗卧冷听吟蛩,半拥轻衾乍怯风。清梦不成空有恨,萧骚疏雨打梧桐。
咏史二十七首 其十四。明代。王夫之。 代契丹憎延广,为司马爱谯周。一线容头活计,二毛肉袒风流。
秋日东轩漫题 其一。明代。陈献章。 离崩匏落不禁秋,卧对萧骚月半钩。彭泽须收三顷秫,菊花无酒笑人不。
与萧远上人游少华山寄皇甫侍御。唐代。李端。 寻危兼采药,渡水又登山。独与高僧去,逍遥落日间。渐看闾里远,自觉性情闲。回首知音在,因令怅望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