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司待我真骨肉,我敬监司如父兄。纵使监司如可负,敢欺明主负朝廷?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一。清代。刘鹗。 监司待我真骨肉,我敬监司如父兄。纵使监司如可负,敢欺明主负朝廷?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长门怨。明代。李时行。 凉飙送朱火,庭树下微霜。娟娟素明月,照妾罗衣裳。迟回循广除,蟪蛄鸣北堂。感物思郁纡,况兹夜未央。故恩坐摇落,新欢讵可量。音徽渺难接,婉娈不能忘。昔为双飞鸾,今作单鸳鸯。容华安足恃,顾影徒自伤。保君金石躯,千秋乐景光。
东山图寄同年谢少傅。明代。王鏊。 谢公昔隐东山阿,其如海内苍生何。谢公今隐东山上,海内其若苍生望。东山何在云悠悠,乃在会稽东海之东头。朝攀扶桑枝,夕饮严滩流。谢公昔日登临处,今日公来还钓游。林间世事阅来久,自信忠贞能不朽。蜃嘘楼阁倏当空,世上浮名亦何有。嗟予壮岁每从公,公之心事吾能通。嘉谟动得明主顾,劲气直犯奸邪锋。奸邪作奸今亦已,中外望公犹未起。老松眠壑无万牛,大材为用真难耳。平生不识五侯鲭,屈铁为钩非所能。谗烟谤燄久自熄,不烦桓伊仍抚筝。
病马。明代。卢若腾。 入门作病人,出门骑病马;可堪贫如洗,两病都著哑。我马不能言,主人笔代写;所病病在饥,消瘦剩两踝。无复霜雪蹄,迟迟行其野;感主相怜意,垂鞭不忍打。他人富刍粟,食多恩恐寡;愿守主人贫,忍饥伏枥下。
送杨念行监簿侍行赴鄂渚。宋代。张耒。 楚天南去水冥冥,鄂渚悠悠到几程。京洛信稀千里隔,江湖春尽一帆轻。莫辞送别青春满,会是相逢白发生。饱读诗书取卿相,不应如我老无成。
送紫光禄入贺嘉礼二首 其一。明代。顾璘。 十年天禄阁,白首老杨雄。直谏名犹戆,新诗语太工。遥瞻温室树,缓步禁墀风。应傍炉烟里,还过青琐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