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爱陶潜翁,独归田园居。采菊东篱间,酌酒南山隅。
有琴更无弦,随意良自如。高风千载间,太息谁其徒?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二。清代。刘鹗。 常爱陶潜翁,独归田园居。采菊东篱间,酌酒南山隅。有琴更无弦,随意良自如。高风千载间,太息谁其徒?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 其二。唐代。杜甫。 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谈笑无河北,心肝奉至尊。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竟日留欢乐,城池未觉喧。
题窦晼画晼 其二。。陈廷敬。 春蚓秋蛇虿尾钩,家鸡野鹜岂同俦。祇应落墨惊纨扇,画作桓家乌牸牛。
春日杂兴十首。宋代。秦观。 潭潭故邑井,猗猗上宫兰。不食自清渫,莫服更幽闲。志士耻弱植,卷迹甘饥寒。佳晨追良觌,触物悬悲端。川途眇回远,经岁旷音翰。岂不慕裘马,诡得非所安。蝉冕多怵迫,绳枢尟忧患。枉寻竟何补,方枘诚独难。
九月到白石先妣茔所。宋代。王炎。 不瞻宰木过三年,霜露凄凉倍怆然。马鬣但惊荒宿草,龟趺未办表新阡。平生钟釜空遗恨,旧物桮棬半不传。鸿雁差池风雨急,吞声清泪彻黄泉。
消夏九咏选六 忆旧游 其二 柳谷听蝉。清代。袁绶。 恁阴阴翠柳,密罩溪廊,秀映山眉。筛碎斜阳影,袅新蝉三两,露咽风嘶。为谁暗传秋信,曳响过深枝。听嘒嘒哀音,惊回午梦,瘦怯绡衣。幽思。动人处,爱抱叶身轻,凉入琴丝。抚罢清商怨,把一襟馀恨,分付新词。噪晚和谁吟啸,仙蜕怅栖迟。记玉手挼挲,无弦有韵空自知。
玉漏迟 记梦寄雪泥老仙。明代。汪洋。 梦纷如断简。炉灰坐冷,片言难绾。枕隙微茫,惟有笑歌零乱。谁使群巫缚我,燎爝火、抛花低赞。埙自怨。故人绰约,惊风吹散。归看短榻埋尘,讶燕子犹来,旧时庭院。薜雨侵墙,深巷倦擎空伞。回首危楼一角,指暗处、停雷流电。衣影远。醒时晕灯成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