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农事及,雨过田水满。呼童具犁锄,耕作趁春暖。
但愿黍稷稔,客至得相款。此外复何求?读书识吾短。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八。清代。刘鹗。 春来农事及,雨过田水满。呼童具犁锄,耕作趁春暖。但愿黍稷稔,客至得相款。此外复何求?读书识吾短。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一斛珠 送刘春卿公子北上。清代。归懋仪。 片帆烟雨。送君又送春归去。水面匆匆刚数语。渔火星星,回首江天暮。闻道才华追七步。玉骢重踏春明路。仙子总应天上住。千里关山,莫厌风和雾。
归客赠何古林。明代。黄衷。 归客归何处,应辞虎豹关。不妨过菊节,端爱近云山。开卷浑真乐,谈天少汗颜。几时寻钓伴,为报海鸥还。
苦雨二首 其二。明代。陶安。 断桥春水隔,疏牖暮云昏。蔓草萦山郭,江涛涨海门。泥陈留鸟迹,壁湿乱苔痕。安得愁阴豁,晴晖满竹辕。
日本杂事诗 其二十七。清代。黄遵宪。 石塔光明照夜灯,武尊宫阙郁觚棱。至今洒涕吾孀语,携酒相寻白鸟陵。
就李九日同郭次甫登金明阁。明代。董其昌。 香阁瞰郊关,芳晨试共攀。不因寻白社,何以见南山。夕梵林端出,秋钟雨外閒。青萸更黄菊,无酒亦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