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海子上,有僧持双铃。诵经二十载,寒暑白发生。
辛勤积涓埃,佛阁开明荧。吾心若更苦,天地何冥冥。
拟古七首 其六。清代。刘鹗。 京城海子上,有僧持双铃。诵经二十载,寒暑白发生。辛勤积涓埃,佛阁开明荧。吾心若更苦,天地何冥冥。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寄刘禹锡。唐代。戴叔伦。 谢相园西石径斜,知君习隐暂为家。有时出郭行芳草,长日临池看落花。春去能忘诗共赋,客来应是酒频赊。五年不见西山色,怅望浮云隐落霞。
静海寺。明代。边贡。 窈窕城连寺,巉岩石抱亭。洞虚云气白,厓断草痕青。宝匣封宸翰,珠花络藏经。回翔不觉晚,归马傍春星。
题招提寺。唐代。戎昱。 招提精舍好,石壁向江开。山影水中尽,鸟声天上来。一灯传岁月,深院长莓苔。日暮双林磬,泠泠送客回。
送朱世英 其一。宋代。谢逸。 妙净光云覆八荒,经行聚落得清凉。阎浮檀水心无染,优钵罗花体自香。赤舄未容趋北阙,绿槐先已兆东墙。应真外见中和色,岂在眉间一点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