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窗对风雨,因得观物妙。君看四檐集,不了一罅漏。
沧溟阔如天,尾闾小如窦。万事当防微,悠然发孤笑。
题集贤全大学士三首 其三。清代。刘鹗。 虚窗对风雨,因得观物妙。君看四檐集,不了一罅漏。沧溟阔如天,尾闾小如窦。万事当防微,悠然发孤笑。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唐代。李隆基。 地有招贤处,人传乐善名。鹜池临九达,龙岫对层城。桂月先秋冷,蘋风向晚清。凤楼遥可见,仿佛玉箫声。
题述庵比部蒲褐山房诗 其二。清代。赵文哲。 饭钟粥鼓接名蓝,如海红香寄一庵。例有高流乐晨夕,判无热客利西南。檐牙虚籁吟声合,屋角晴岚画意参。我在长安叨旧雨,闲居风味略能谙。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贺新郎·夏景。宋代。苏轼。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寒消九九已无霜,春色迷离遍野塘。陌上空青衬裙屐,窗前浓绿映巾箱。
行吟草泽悲三楚,游目兰亭畅二王。犹记马蹄声得得,不堪回首左春坊。
和曹颖甫同年春草四首用王渔洋秋柳韵四首 其二。清代。祝廷华。 寒消九九已无霜,春色迷离遍野塘。陌上空青衬裙屐,窗前浓绿映巾箱。行吟草泽悲三楚,游目兰亭畅二王。犹记马蹄声得得,不堪回首左春坊。
鹧鸪天(咏阮)。宋代。张鎡。 不似琵琶不似琴。四弦陶写晋人心。指尖历历泉鸣涧,腹上锵锵玉振金。天外曲,月边音。为君转轴拟秋砧。又成雅集相依坐,清致高标记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