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城西门,晴日光离离。不知春浅深,绿叶含晓滋。
感兹时物变,但恐毛发衰。徘徊燕山亭,胜友相追随。
鲜鲜棠梨花,灼灼丁香蕤。节序固已晚,聊复折一枝。
缅怀古之人,俯仰令心悲。草玄良自苦,献璞宁非痴?
何如即时酒,歌我浮云诗。渔人发清响,远过竹与丝。
风吹罗衣裳,为子舞僛僛。微酣剧谈笑,倒景已莫追。
为乐慎勿极,苟无负良时。
高佥事招饮于城西门燕山亭。清代。刘鹗。 步出城西门,晴日光离离。不知春浅深,绿叶含晓滋。感兹时物变,但恐毛发衰。徘徊燕山亭,胜友相追随。鲜鲜棠梨花,灼灼丁香蕤。节序固已晚,聊复折一枝。缅怀古之人,俯仰令心悲。草玄良自苦,献璞宁非痴?何如即时酒,歌我浮云诗。渔人发清响,远过竹与丝。风吹罗衣裳,为子舞僛僛。微酣剧谈笑,倒景已莫追。为乐慎勿极,苟无负良时。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辇下言怀。宋代。喻良能。 马蹄重踏帝京尘,七载江湖饱问津。白发有人疑甲子,清斋无日不庚申。不才讵敢诬明主,厚禄那能羡故人。乞得泮宫闽粤去,未妨閒处著吾身。
金华北山纪游八首 其七 山桥。元代。黄溍。 行行指木末,路逐飞云上。时登巨石憩,共听春泉响。寻源竟莫穷,即事成幽赏。
奉和圣制初出洛城。唐代。张九龄。 东土淹龙驾,西人望翠华。山川只询物,宫观岂为家。十月回星斗,千官捧日车。洛阳无怨思,巡幸更非赊。
村居杂赋四首 其三。宋代。张掞。 茅屋坐来晚,蒸藜一饭余。僧归云起后,农罢月生初。单处唯忧病,穷居赖剩书。田家欣雨足,吾意始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