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饱藏书,随地皆可屋。适意即为好,何必重乡曲?
岭南多梅花,亦足慰幽独。既免怀土讥,乔迁岂非福?
异时须昌刘,从君著芳族。
题刘养直南山书院三首 其三。清代。刘鹗。 胸中饱藏书,随地皆可屋。适意即为好,何必重乡曲?岭南多梅花,亦足慰幽独。既免怀土讥,乔迁岂非福?异时须昌刘,从君著芳族。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二十五 高僧塔。宋代。郭祥正。 高僧何代僧,葬骨两三层。不遣白云护,游人取次登。
临溪弱柳。宋代。欧阳澈。 柳弄娇黄暖律催,临溪约略笑残梅。鸭头春水回环绿,龟甲屏山掩映开。媚日依依笼雾阁,摇风袅袅拂烟桅。柔丝恨不同攀折,独立江皋首重回。
次李监见寄韵二首 其一。宋代。周密。 一曲长谣酒一樽,平生幽事在田园。孤云野鹤闲情远,流水青山古意存。爱竹每思眠白屋,种瓜已分老青门。短衣掩骭长竿钓,最忆南溪与北村。
八咏警戒 其四。宋代。吴处厚。 人非莫举扬,万事且包荒。殿上便犹掩,车中吐不妨。在他诚所短,于己有何长。须是常规检,回头自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