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梢指点问前程,狐帽狼裘踏雪行。霜月欲沉风力劲,断鸿声里过郯城。
郯城夜行。清代。宋至。 鞭梢指点问前程,狐帽狼裘踏雪行。霜月欲沉风力劲,断鸿声里过郯城。
(1656—1726)河南商丘人,字山言,晚号方庵。宋荦子。康熙四十二年进士,官编修。曾主贵州乡试,提督浙江学政。工诗。有《纬萧草堂诗》、《牂牁集》。 ...
宋至。 (1656—1726)河南商丘人,字山言,晚号方庵。宋荦子。康熙四十二年进士,官编修。曾主贵州乡试,提督浙江学政。工诗。有《纬萧草堂诗》、《牂牁集》。
三峰二首 其一。元代。吴全节。 午夜瑶坛谒帝还,笋舆冲雨两山间。客来似觉茅君喜,净扫浮云出好山。
客子吟 其四。清代。高心夔。 火轮何来骇我目,翻倒龙堂歙原陆。宛马徘徊天堑东,秦人只备榆关北。铜斗无声浪潮浊,霜月芦笳咽相续。咸池老乌宿何处,鬼车旋户狸登屋,独抱空弧仰树哭。
和韵寄董令升舍人。宋代。王之道。 曾将燕石报琼华,别后哦诗愧莫涯。空腹但看长柄械,缓行何用短辕车。神驰邓步弥天葑,梦入朋豀夹径花。何日天台录药去,女仙迎笑饭胡麻。
送钱显道赴临安学宫。宋代。王洋。 纷纷狱市如棼丝,与子共事西江湄。地连远近多杂俗,事出众口无同辞。文章幸子老益壮,蒲柳怪我秋前衰。从今斫额望夫路,十年莫放攻多迟。
山中。明代。何巩道。 去城非百里,林静小相知。避虎关门早,求鱼罢钓迟。洞傍桐路暗,涧底竹窗卑。老去长无事,何忧鬓似丝。
拟古七十首 其六十九 储参军光羲咏耕。明代。王世贞。 农事有常期,侵晨向东畬。岂不念筋力,要为口所驱。大儿把桔槔,中儿佐犁锄。小者力不任,饷榼绕周涂。尽室事农耕,谁还读我书。荣华诚快意,变态亦不疏。团坐倾浊醪,移荫就桑榆。好雨从东来,庶足代勤劬。莫以玺角牛,当他驷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