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喜小楼西新柳抽条。唐代。白居易。 一行弱柳前年种,数尺柔条今日新。渐欲拂他骑马客,未多遮得上楼人。须教碧玉羞眉黛,莫与红桃作麹尘。为报金堤千万树,饶伊未敢苦争春。
谢君仪携酒要客慰唁愁寂二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 谗人未投北,君子独相亲。岁月惊春晚,壶觞慰我贫。松声风外急,山色雨中新。一醉无归梦,宁论寂寞滨。
谢素师惠二石。宋代。冯时行。 素师为我良古僻,野性乖疏无与适。呼门投我清净友,翻是巴江两好石。一石形作巢莲龟,近人团圆生素迹。皎如孤月流清空,光逐一星斜辟易。一石初似瓜色黄,年来应被天公劈。枯松说与连理心,参差再合如胶漆。两石相逢已投分,何消引我为俦敌。与君倾盖便忘年,未害吾人缚禅寂。方今宰相真儒生,议割三关厌夷狄。祖宗土宇安生灵,幸以艰难念开辟。天畿要险壮中华,一日捐之良足惜。争如推毂老将军,远煽天风驱退鷁。我虽孺子亦有知,不惮下圯传履舄。嗟尔两石如有神,尚父兵书欣所习。不应默默斋阁闲,相对人间夜寥閴。
晚霁。宋代。陆游。 涨水返旧壑,浮云归故山。园丁艺蔬去,邻妇赁舂还。乔木苍烟外,孤村落照间。莫嫌樽酒薄,且用破愁颜。
寄友。明代。陈是集。 是我羁愁日,于今恰喜缘。料非心外事,翻恐俗人传。膝对千难语,缄飞万不宣。愿言君慧甚,情影为伊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