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太华古林垌,更使长河绕户庭。日落夕曛三辅紫,云开秋色五陵青。
门空光禄群游榻,院冷尚书旧讲经。何处笛翻《杨柳》夜,故园风雨忆飘零。
秋兴客长安作五首 其三。清代。李因笃。 终南太华古林垌,更使长河绕户庭。日落夕曛三辅紫,云开秋色五陵青。门空光禄群游榻,院冷尚书旧讲经。何处笛翻《杨柳》夜,故园风雨忆飘零。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
李因笃。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崇义院杂题 其七。明代。文徵明。 绕寺松杉近百栽,孤花明透绿丛开。晚凉却扇池边立,袅袅馀芬度水来。
送友人别。宋代。林尚仁。 此心偶无事,君复叙离情。江国多寒色,春风几日程。雪添行李重,船逐浪花轻。后夜应相忆,空山月正明。
北苑研膏,方圭圆璧,名动万里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香泉溅乳,金缕鹧鸪斑。相如,方病酒,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便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揽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晓妆残。
满庭芳·北苑研膏。宋代。秦观。 北苑研膏,方圭圆璧,名动万里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香泉溅乳,金缕鹧鸪斑。相如,方病酒,一觞一咏,宾有群贤。便扶起灯前,醉玉颓山。搜揽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晓妆残。
翁村度岁。元代。尹廷高。 江空岁晚转凄然,踪迹东西亦恁缘。柏酒惜春浇别恨,梅花带雪过新年。笑同儿女挑灯话,愁忆家山听雨眠。诗债窘人归未得,探囊且送酒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