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祝史趋真馆,屈指于今二十年。
琪树瑶林成想像,直疑当日梦游仙。
和三兄立冬祠太乙二首。宋代。韩维。 曾为祝史趋真馆,屈指于今二十年。琪树瑶林成想像,直疑当日梦游仙。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雪后寄杨景端。明代。薛瑄。 雪白山青北望高,相思咫尺兴滔滔。若人未必伤沈郁,吾道何须叹寂寥。董贾文章鸣治世,皋夔事业拟清朝。村居不识杨夫子,懒慢何心作解嘲。
莲浦谣。清代。张学典。 溪水溶溶鱼唼唼,初上鸣桡木兰楫。雪羽䙰褷映倒光,晴光泛艳苍波阔。剪断春绡碧似烟,花垂两岸浓相连。澄明镜里红妆浅,菡萏新容出水鲜。风飘罗袖红丝蹙,山碧添愁眉半曲。悠悠玉浪浸春云,无穷柳色前堤绿。
捧读希渊世兄《读〈甲申三百年祭〉与郭沫若之商榷》手稿感不能已,为赋六绝句 其六。近现代。陈仁德。 身后凄凉亦可悲,青山埋骨恐无期。孤魂缥缈归来未,遥望泸阳系我思。
八月十三夜与文济时范质甫城西泛舟达秦淮三首 其一。明代。顾璘。 落日清川里,轻风已自凉。秋怀生白舫,山翠扑胡床。问路疑天上,停杯待月光。何人横铁笛,吹过斗牛傍。
重续丽人行。明代。桑悦。 洛阳三月春无主,桃花落尽清明雨。名园接叶暗栖烟,可教莺燕无言语。陌头车骑何纷纷,顾盼似空游女群。柔情薄射伊水月,倦思怕领龙山云。就中八姨最年少,上马临风殊窈窕。白日凄迷天暗垂,万姓游魂随一笑。当时宰相名国忠,几回并辔朝真龙。绡裙六幅行委地,峡水拖入华清宫。杜陵老翁惯饥饿,半生只对山妻卧。酸眼惊看绝世姿,错认九天元女堕。此翁向后攒百忧,潼关战骨堆心头。始知昔日眼中见,宝钗银㔩皆干矛。君不见巍巍文武开周国,削义降仁褒姒色。再观青史发长叹,丹脸双刀古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