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摊破浣溪沙·五里滩头风欲平。两汉。佚名。 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这是一首反映船夫水上生活的抒情小词,它写的是狂风过后船夫们驾驶帆船前进的情景和心情。
词一开头就说”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五里滩,是这条河上的一个地名,“头”是方位词,它说明船已开到五里滩上了。帆船是需要借助风力的,乘风破浪,船走得更快。但这种风必须是顺风。如果吹来的风是旋风,或逆风,那就不但不能帮助帆船前进,而且还会带来危险,所以是不能张帆的。在五里滩以前,船夫们遇到的显然不是顺风。他们经过一场和狂风恶浪的搏斗以后,观察到风势将要平息,也就是“风欲平”了,就马上扯起帆来。在这个当儿,大家虽然还在继续举棹摇般,却产生了“觉船轻”的感觉。“棹”,桨板,举棹就是打桨板。既然风力可以代替人力,何必还要打桨摇橹呢,于是,便“柔橹不施停却棹”吧。在文学作品中常把橹称为柔橹,以形容橹的得心应手。橹的外形有点儿象桨,安在船梢或船旁,用人摇动,它会象鱼的尾和鳍一样,通过拨水,产主推动力。“施”,使用。写到这里,船夫们的轻松愉快的感情,一下就传达出来了。
在紧张的劳动过程中,是没有空闲时间来欣赏船外的美景的,但在劳动之余,船夫们不仅轻松,而且欢快,词的下片就是通过看山看水反映了他们的心情。“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闪灼”,形容水光闪动的样子。狂风过后,乌云也散开了,上文说“风欲平”,是还有些风,所以河里的波浪涌起,波光粼粼。这时两岸的山呐,看上去挺有趣过的,它们似乎很好客,正在急急忙忙地迎面走过来欢迎大家。但是,山是不会走动的。子细(仔细)看看,山确实没有动啊。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哦,那不过是因为船走得快,使得坐在船上的人产生一种“走来迎”的感觉罢了。
词的上片和下片的末尾都用“是船行”作结束,它不仅起一个叙述作用,而且还象船夫的劳动号子的和声一样,余音袅袅[niǎo],久久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
和子由次月中梳头韵。宋代。苏轼。 夏畦流膏白雨翻,北窗幽人卧羲轩。风轮晓入春笋节,露珠夜上秋禾根。(或为予言:草木之长常在昧明间,早作而伺之,乃见其枝起数寸,竹笋尤甚。又夏秋之交,稻方含秀,黄昏月出,露珠起于其根,累累然忽自腾上,若有推之者,或入于茎心,或垂于叶端,稻乃秀实,验之信然。此二事与子由养生之说契,故以此为寄。)従来白发有公道,始信丹经非妄言。此身法报本无二,他年妙绝兼形魂。(《传灯录》有形神俱妙者,乃不复有解化之事。)
草堂 云际山。宋代。程颢。 南药东边白阁西,登临身共白云齐。上方顶上朝来望,陡觉群峰四面低。
翟节妇诗。元代。刘因。 兵尘浩无际,烈女难自全。妇人无九首,志欲不二天。燕山翟氏女,既嫁夫防边。一朝闻死事,健妇增慨然。生有如此夫,早寡非所怜。求尸白刃中,负土家山前。事去哀益深,义尽身可捐。无儿欲何为?所依惟黄泉。乡邻救引决,烈日丹衷悬。谁办节孝翁,重赋睢阳贤。我昨过其乡,山水犹清妍。闻风发如竹,飘萧动疏烟。千年吟诗台,峨峨太宁巅。为招冯太师,和我节妇篇。
示儿 其一。明代。陈献章。 张公九世尚同居,忍字专书一百馀。受唾由来称长者,而今市辈却嗤予。
诸公秋日过访滦上即席奉呈。明代。戚继光。 结驷何期蓟北城,德星忽傍碛沙明。谈锋独感匡扶志,禄食同衔顾遇情。三辅桑麻连朔野,万方玉帛拥神京。秋回战气为山色,醉倚崆峒看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