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崖转窅窕,层林蔽重阴。
披榛过舆马,缘云得幽寻。
坐觉真境寂,兹焉悟赏心。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宋代。李廌。 阳崖转窅窕,层林蔽重阴。披榛过舆马,缘云得幽寻。坐觉真境寂,兹焉悟赏心。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元夜。明代。李攀龙。 公子联镳语,佳人把袂欢。星桥云外出,火树雪中看。夜色开清禁,春酺许从官。仍闻祠太乙,达曙礼仙坛。
净慧寺。明代。黄圣年。 得知谁是再来身,尚忆城中一法尘。九级弧棱回日月,半龛灯火开梁陈。林分诃子僧无碍,坛接菩提佛有邻。共倚风蝉吟往迹,又将诗句种前因。
起晦钟文学有诗呈国子萧先生倚歌和赠。明代。周是修。 一从棹雪剡溪归,五载怀贤思不违。耽酒每闻陶靖节,看诗长慕谢玄晖。延津佩剑愁龙化,洛浦吹笙想凤飞。休用六韬穷术数,且将三易尽精微。骅骝出路增时价,美璞藏山耿夜辉。桂岭陇高鱼度阻,楚天云远雁来稀。郊居晚雨深萝薜,洞府秋风老蕨薇。割席管宁原自负,卜邻王翰愿相依。频年异县伤离别,何许连床听发挥。稍待约同黄礼辈,再随流水觅岩扉。
少年游。宋代。杨泽民。 鸾胎麟角,金盘玉箸,芳果荐香橙。洛浦佳人,缑山仙子,高会共吹笙。挥毫便扫千章曲,一字不须更。绛阙瑶台,星桥云帐,全胜少年行。
寄书与二叔二弟 其二。宋代。王十朋。 左原端是脊令原,谁遣分飞到蜀门。况是清明寒食候,杜鹃声里断离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