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与君子别,朔雪正霏霏。惠音阻良觌,叹息避炎威。
偃卧怀夙昔,风雨渰凄凄。磊磊井上松,秋菊晚相依。
倏忽时候变,星霜迅若飞。
答黄鲁曾。明代。祝允明。 昔与君子别,朔雪正霏霏。惠音阻良觌,叹息避炎威。偃卧怀夙昔,风雨渰凄凄。磊磊井上松,秋菊晚相依。倏忽时候变,星霜迅若飞。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次韵招汪汝渊。宋代。方岳。 俗子费应酬,对面隔千里。可人天一方,情亲不盈咫。毛锥吾故人,商略每及此。道逢孔方兄,偃蹇不受使。岂知世俗眼,睥睨辄嗤訾。语言杂土气,屡欲洗吾耳。客从何方来,力疾为倒屣。出迎未暇揖,肝肺已相委。平生寡交游,正坐此曹鄙。邻墙有麹生,之子差可喜。试呼与之谈,时或发名理。往持邯郸枕,分此一睡美。
读书乐。明代。李贽。 天生龙湖,以待卓吾。天生卓吾,乃在龙湖。龙湖卓吾,其乐何如。四时读书,不知其余。读书伊何,会我者多。一与心会,自笑自歌。歌吟不已,继以呼呵。恸哭呼呵,涕泗滂沱。歌匪无因,书中有人。我观其人,实获我心。哭匪无因,空潭无人。未见其人,实劳我心。弃置莫读,束之高屋。怡性养神,辍歌送哭。何必读书,然后为乐。乍闻此言,若悯不谷。束书不观,吾何以欢。怡性养神,正在此间。世界何窄,方册何宽。千圣万贤,与公何冤。有身无家,有首无发。死者是身,朽者是骨。此独不朽,愿与偕殁。倚啸丛中,声震林鹘。歌哭相从,其乐无穷。寸阴可惜,曷敢从容。
题太原店壁 其一。清代。胡延。 才听晴鸠忽雨鸠,麦天凉气似新秋。绿阴遮驿马行缓,不觉夕阳红上楼。
喜遇洪仲本于山南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为韵作十诗寄之兼呈驹父 其十。宋代。李彭。 倚杖览清旷,江皋事事幽。战胜名义府,策勋逾彻侯。世故每情得,尘缘成语偷。长吟抚孤松,濯足清江流。
答友人雨中见寄。明代。管讷。 雨声连晓夕,牢落闭幽扉。屋漏频移榻,江寒更觅衣。野乌饥自下,水鸟湿还飞。尔亦忘机者,终同理钓矶。
张比部景真挽诗 其二。宋代。刘攽。 五岭瘴疠地,宦游前事存。求为勾漏令,卧念少游言。夫子独不返,壮心谁复论。凄凉大招赋,不见入修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