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再婴疾,隳官此悠悠。永言命沮溺,二子乃从游。
田家何所有,樽酒结绸缪。散发坐园中,辘轳牵寒流。
击我青门瓜,聊且充庶羞。雨气荡暄浊,披襟御南楼。
开轩纳山色,馀映一以收。云霞罗四隅,烟火蔽林丘。
伏阴秀禾黍,饷妇媚田畴。西望华阳宫,若见清河舟。
登临信亦美,旷然销人愁。愿君爱景光,多暇还相求。
许殿卿郭子坤见枉林园 其一。明代。李攀龙。 明时再婴疾,隳官此悠悠。永言命沮溺,二子乃从游。田家何所有,樽酒结绸缪。散发坐园中,辘轳牵寒流。击我青门瓜,聊且充庶羞。雨气荡暄浊,披襟御南楼。开轩纳山色,馀映一以收。云霞罗四隅,烟火蔽林丘。伏阴秀禾黍,饷妇媚田畴。西望华阳宫,若见清河舟。登临信亦美,旷然销人愁。愿君爱景光,多暇还相求。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九月十五夜芦潭限韵。明代。陈邦彦。 匡庐秋色落千严,湖荡青青草半芟。晚翠和烟群岛接,空潭浮月薄云衔。如何圆魄看三度,犹自江村滞片帆。欲寄尺书随雁足,乡心撩乱倩谁缄。
游山呈景仁。宋代。司马光。 我禄多龚舍,君年少孔戣。道心闲始见,世路老方知。山水不相厌,风光难豫期。嬉游不可缓,花卉即离披。
和张仲通忆锺陵二首。宋代。王安石。 逸少池边有一丘,西山南浦惯曾游。残年归去终无乐,闻说章江即泪流。
次韵池上暮雨。宋代。朱继芳。 湿遍栏干欲倚休,手中团扇渐知秋。细声合作檐间溜,大点漂成水面沤。小小竹窗醒倦鹤,疎疎荷屋冷栖鸥。渔翁蓑笠随身在,立到黄昏钓未收。
代简谢南都翰学吕巾石祝文□□何□阳曹赵眉溪京兆庞弼唐暨新泉诸□□四锦轴。明代。湛若水。 祝文经纬吕公情,同志三年积虑成。谢得馀年□□过,因超六合到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