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何处买花还,玉女窗前两度攀。可惜汉宫都不管,一枝春色借人间。
答右史于都城见卖牡丹者因忆故园之作 其二。明代。李攀龙。 长安何处买花还,玉女窗前两度攀。可惜汉宫都不管,一枝春色借人间。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我行。宋代。彭汝砺。 我行日不休,行亦读吾书。朝为忘机鸥,夜作不瞑鱼。日月双跳丸,乾坤一蘧庐。而吾于其间,扰扰亦自如。
次韵和望岳亭诗 其二。宋代。刘攽。 望岳亭前一凭栏,秋云萧索水光寒。北人解道衡山远,此地衡山已背看。
采菱曲十二章 其十二。明代。胡应麟。 十年声动大长秋,一笑如花越水头。为有薛家红线在,何须重上木兰舟。
莲子诗比成自觉丑甚戏题此作以解发君一笑耳。宋代。龙辅。 书罢题钟字,要君知妆心。虽然非白雪,却是重黄金。